香叶的别名月桂叶,香桂叶,天竺桂,香艾香叶在我国各地都有栽种,味道变为甘醇,香气非常强,而且香叶同城用于做汤、炖肉。
青蒿(学名:Artemisia annua),又称黄花蒿、黄花地丁、香蒿等,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,具有多种功效。以下是青蒿的一些别名:
1. 黄花蒿:这是青蒿的最常见别名,因为青蒿的花通常呈现黄色。
2. 香蒿:青蒿具有特殊的香气,故有此别名。
3. 青蒿:青蒿的原植物形态,是其学名的直译。
4. 黄花地丁:青蒿的叶片细小,呈黄色,与地丁草(一种常见的植物)相似,因此有此别名。
需要注意的是,青蒿的别名可能因地域、方言和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在实际使用中,了解青蒿的学名和常用别名有助于正确识别和交流。
地风皮、追地风、钻地风
地枫皮,常绿灌木,高1-3cm。树皮灰褐色,有纵皱纹,质松脆易折断,断面颗粒性,芳香;嫩枝褐色。叶常3-5片集生于枝顶;叶柄较粗,长1.3-2.5cm;叶片革质或厚革质,有光泽,倒披针形,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10-14cm,宽3-6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全缘,边缘稍向背面反转。
这个中药的别名应该是首乌,因首乌这个药物又叫赤首乌、赤葛等别名,与红色有关,所以有的医生开药的时候就开首红。本药物是属于补益肝肾类的药物,有延年益寿的作用,对于中老年人的亚健康的状态有调理的作用,有降脂的作用,对血压、和血糖都调控的功能。
槟榔和海南子。
玉片茎单生,乔术状。叶簇生于茎顶;羽状复叶,光滑,小叶呈披针状线形或线形,两面光滑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小,多数,厚而小,呈三角状阔卵形,雌花较大而少,生于分枝的下部,坚果为卵圆形或长圆形,熟时为橙黄色。
土狗,俗称耕狗、拉拉蛄、扒扒狗、土狗,东北地区称之为地蝲蛄。在四川被称作土狗子。在中医,称为蝼蛄。蝼蛄以干躁虫体当药,具备有利排尿,消肿,祛毒之作用。
楸(学名:Catalpa bungei C. A. Mey),别名木王、楸树、金丝楸;紫葳科(Bignoniaceae)梓属(Catalpa)落叶乔木。[5][2][4]原产于中国,分布于中国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江苏、浙江等省。[1]楸为落叶乔木,株高8~12米,胸径最大可达1米。
别名 土冬花、白枇杷花等。来源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。花瓣白色,长圆形或卵形,基部具爪,有绣色绒毛。花期10一12月,果期5一6月。
柴豆又称作“野大豆藤”;也称:穞豆、零乌豆、马料豆、细黑豆、料豆、马豆、野毛豆、驴豆、鹿豆、饿马黄、野料豆、柴豆、野黄豆、山黄豆、野毛扁豆。
柴豆为豆科植物野大豆的茎,叶及根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
分布于东北及河北、陕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臭牡丹别名有大红袍,臭八宝,矮童子,野朱桐,臭枫草,臭珠捅,臭脑壳。外形酷似牡丹,伴有恶臭味故俗称臭牡丹。为马鞭草科大青属的植物。叶色浓绿,花朵优美,花期长,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园林花卉。适宜栽于坡地、林下或树丛旁。喜阳光充足和湿润环境,适应性强,耐寒耐旱。由于它萌孽生长密集,还可作为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,用于护坡、保持水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