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钱=15克(g)
市制(适用于中国大陆): 1斤 = 500克
1斤 = 10两 = 100钱
1钱 = 5克
中国旧制(现时只存在于香港): 1斤 = 596.8克
1斤 = 16两 = 160钱
1钱 = 3.125克
那个在60年就不用钱了 要是换算的话 是一钱=3.333333 3的循环 10克=3钱 这么换算
中药一两,根据时代不同,有不同的定义,不同学者也有不同说法。一般认为汉代的一两,根据考证,大概是现在的15.625g。但是也有医家根据临床经验,认为的汉代的一两,可以用现在的一钱折算,就是3g。明清之后的一两,现在是作为30g来使用。
你这问题问得,15克是指重量,你这15克中药粉是固体,而毫升是体积,而且一般是指液体的体积,这么给你说吧,水的密度一般是1,也就是说15ml就是15克。
中国古代的衡器是十六两制,称重计量单位1斤等于16两,1两等于16钱,1钱等于16分。中药一般是以钱为单位的,1钱=3.125克,现在,我们使用的是10进制,所以说,古代的1两=现在的31.25克。1分等于现在的0.31克
现在,为了方便,把古代中药计量单位与现在中药计量折合,一般是以1两=3克相对应。3分=1克相对应。
写白字了吧,一文应该是一分。
过去中药是按16两制计量的。俗称小两,其换算方法是:一小两=10钱; =0.625大两; 后来改为每斤10两制后,每大两=1.6小两,每斤=500克,一大两=50克; 一小两=50克X1/1.6=31克,一钱=3.1 克,普通在临床上一小两都按3 克计算的。一钱=10分; 一分约=0.3克。“中” 字共有 4 画,笔画顺序为: 竖、横折、横 、竖
“药” 字共有 9 画,笔画顺序为: 横、竖、竖、撇折、撇折、提、撇、横折钩、点
中,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(常用字),普通话读音为zhòng、zhōng,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中,在六书中属于指事字。“中”的基本含义为中心,当中,如人中;引申含义为受到,遭受,如中毒、中计。
在古文中,“中”也表示科举考试被录取,如中举、中状元。
一般200元左右一斤.各个地方的市场需求量是不一样的,有些地方卖的贵有些地方卖的便宜.
"钱"与"克"的换算 “钱”换算为“克”,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(1斤)÷16(旧制十六两为一斤)÷10(旧制十钱为一两)=3.125g(1钱),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,实际上,这个换算方法是有纰漏的。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,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,变化较小,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。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,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。还应特别指出,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,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,仍袭旧制不变。这样,从明代到1979年,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÷16÷10,1钱约等于3.72克。
鲫鱼:每100克饵料添加药酒1-4ml,
鲤鱼:每100克饵料添加药酒4-6ml,
草鱼、鳊鱼、罗非、鲢鱼等:每100克饵料添加药酒7-10ml。
休闲钓;100g饵料中,添加1至3ml药酒。
海竿爆炸饵添加;1000g饵添加2至4ml药酒。